调到泉州后,新家与事情单位相距近十八公里,起初每天骑摩托车上班,来回要耗费一个多小时。后来随着年事增长,觉得骑摩托车“风餐露宿”太过辛劳,而且“肉包铁”的安全系数较低。
2011 年,我终于下定决心要学会开车,将“肉包铁”变为“铁包肉”。
我学车的那个年代,驾校管理较为混乱。对驾校教练的印象是:没什么文化,不讲解小车的基本构造与事情事理;也不懂教诲学,直接把学员拉到演习场乃至马路边,就让上路。
记得我第一天学车,教练就让我开乡间小路,差点翻入山谷,那种胆怯和惊险,让我终生难忘。
本以为学开车最难的是过“胆子”这一关,实在不然,最难的是教练的“传授教化措辞关”。 学车时,教练既不说车的构造,也不谈车的驱动事理,上车就指挥你该做什么、下一步如何操作,一旦犯错或记不住,教练就挖苦、谩骂,让你精神备受折磨。我们这些当西席的,在学校和教室备受尊敬,可在驾校演习场却被说得“比猪笨,比狗
那次是科目二驾考前的演习,驾考韶光安排在我参加全国会议结束后的第一天,以是必须在去开会之前做个演习。
那天,我早上六点就到了演习园地,想趁去机场之前的两个小时演习一下。演习的是上坡定点停车中兴步,难点在于半坡起步。对初学者来说,通过这项考试的较好操作是手刹、挂档、踩油门、放手刹上坡,可教练非要我按照他的方法,脚刹、挂档、踩油门上坡。对付只上过几次车的我来说,脚上根本找不到觉得,不是溜车便是熄火。
几次失落败之后,我建议教练换一种半坡起步操作办法,可他武断不肯,还对我一顿咒骂、挖苦。在又一次操作失落败后,我怒火中烧,狠踩油门,汽车发出巨响,冲上斜坡,停下,关门下车,扔下一句话“不练了”,扬长而去,教练呆呆地站在那里,我觉得好爽!
当年学车的过程真的让我觉得很不好,后来在网上看到很多学员吐槽驾校教练,我的心情才逐渐平复。再后来与同批学车的学友互换后,幸福感油然而生。
原来教练是我学校的临时驾驶员,事情上有交集,据学校老师说,教练便是这副德行,一些学员乃至被骂到产生“想去世”的动机。对我已经算是“非常、非常”客气了。相称多的人,通过这驾校“妖怪演习营”后都感叹:来生永不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