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中美车价比拟的文章,当时虽然也有很多车型在中国购买相对划算,但整体来说,美国车价仍旧比中国更划算。

中美车价再比拟上在中国买这10部车最划算

然而,嫡黄花,仅仅4年的韶光,很多事情发生了变革:

1. 美国汽车官方售价随通货膨胀持续增加,相反中国这边则在工业规模持续扩大的过程中,虽然也有通货膨胀,但官方售价最少仍旧大体保持不变。

2. 新冠疫情后,特殊是从2021年开始,受芯片供应链影响,美国汽车市场一贯存在严重的供不应求,大量车型存在加价10-20%的情形,乃至个别车型加价幅度达到40%以上(如福特紧凑型皮卡Maverick),相反中国汽车供应链虽然也受到芯片的影响,但本土公司办理生产的决心和能力都要强很多,因此终端售价仍旧保持平稳,仍普遍存在优惠。

3. 过去的四年中,新能源车型进一步发展,而中国的“弯道超车”计策,确实让电动车在中国生产的本钱格外降落。

4. 今年,受多种成分影响,美元对公民币汇率持续走高。
截止到成稿时,已经达到了1:7.12。

因此,当本日我们再稽核中美车价比拟时,扣除掉在海内需求量相对较小的入口车型后,国产车的美中车价比拟的中位数已经达到了1.24。
也便是说,美国汽车均匀终端售价比中国贵24%。
这险些与几年前的情形完备相反。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一下中国对美国售价上风最大的10款车型。

1.大众ID. 4

大众ID.4美国最低配成交均价52518美元,折合公民币37.39万元。
而中国最低配成交均价18.69万元。
美中低配终端成交价比值2.00。

大众ID.4在中国的售价长短分分外便宜的。
实际上,很多业内人士也没有想到,大众在中国把这款车的售价做到了跟燃油紧凑型SUV附近的水平。
这里面当然有大众让利抢市场的成分,另一方面也解释中国市场上纯电动SUV竞争极为激烈,大众面对一众自主造车新势力,未必在品牌代价上能占到便宜。

2.当代悦动(Accent)

美国最低配成交均价18662美元,折合公民币13.29万元。
中国最低配成交均价6.89万元。
美中低配终端成交价比值1.93。

小型轿车在美国销量持续走低,然而规模上不去,实际上也不利于价格做低。
目前,美国市场的大量小型、紧凑型轿车都在墨西哥等地生产,之后再出口到美国。
但由于美国人工本钱高,纵然生产转移到墨西哥,算上税费、运输、仓储、发卖等本钱往后,小型车也难以做得很便宜,销量低更让各种本钱无法摊薄。
因此小型轿车在美国每每并不能比紧凑型轿车便宜多少——而后者在美国已经不算很划算。

相反,中国虽然市场重心也已经从轿车转向SUV,小型轿车也早已失落势,成为一种“廉价”选择,但整体的销量规模仍旧比美国大很多,大体可以保持规模效应。

此外,韩系车本来在中国的品牌认知度就不高,萨德事宜后品牌更受影响,比较自主品牌都没有上风。
目前韩系车更多的在轿车和跨界车、小型SUV领域错位竞争,终端价格比较自主品牌都更激进。

3. 起亚KX3(Seltos)

起亚KX3美国最低配成交均价26308美元,折合公民币18.73万元。
中国最低配成交均价9.91万元。
美中低配终端成交价比值1.89。

撤除小型轿车以外,中国价格上风最大的便是大一档的小型SUV和紧凑型轿车。
而同样是韩系车最便宜。

美版的Seltos比海内的KX3定位略高一点,也稍大一点。
但两者基本仍是同一款车。
不管若何,一款小型SUV卖到26K美元(近19万公民币)还是令人咋舌。
疫情前这个价格在美国紧凑型SUV中基本也随便买。

4.当代伊兰特(Elantra)

美国最低配成交均价23970美元,折合公民币17.07万元。
中国最低配成交均价9.24万元。
美中低配终端成交价比值1.85。

与中国的情形不同,当代和起亚这几年在美国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不再主打性价比,而是在机器本色遇上来往后,每每内外饰档次更高,尤其形状设计比较突出,从而担保了韩系品牌在美国——只管也是后来者——但却已经可以通过产品力的填补跟日系正面竞争。
而新一代当代伊兰特便是代表。

5.本田缤智(HR-V)

美国最低配成交均价26762美元,折合公民币19.05万元。
中国最低配成交均价10.8万元。
美中低配终端成交价比值1.76。

虽然日系品牌前几年在中国走强,价格上风没有以前大,但在小型SUV领域,随着自主品牌紧凑型SUV做得越来越好,大家也越来越难接管合伙小型SUV的溢价。
缤智/XR-V在海内的终端售价比前几年已经实惠了很多。

6.起亚K3(Forte)

美国最低配成交均价21161美元,折合公民币15.07万元。
中国最低配成交均价9.01万元。
美中低配终端成交价比值1.67。

与当代一样,起亚的品牌定位在美国也有所提高,而起亚在换标后,前后比拟的提升还要更大一些。

7.特斯拉Model Y

Model Y美国最低配成交均价65990美元,折合公民币46.98万元。
中国最低配成交均价29.65万元。
美中低配终端成交价比值1.58。

虽然是纯纯的美国品牌,特斯拉的中美定价比拟却显得非常“卖国”。
美国卖得比中国要贵一半还多。
当然,特斯拉的定价策略很难说是在“谄媚”中国人,原来美国售价要便宜很多,现在的情形紧张还是供需关系决定的——美国电动车供应链受影响比燃油车更大,相反特斯拉作为电动车的代表却越来越受认可,成为了硅谷在全美文化输出的代表;另一边中国的电动车供应链更稳定,也有更多类似的新势力竞争对手。

8.丰田亚洲龙(Avalon)

美国最低配成交均价38367美元,折合公民币27.32万元。
中国最低配成交均价17.52万元。
美中低配终端成交价比值1.56。

这样一款久经磨练的中大型轿车,在中国能以不到18万元的价格买到,还是很划算的。
相反不管贵还是便宜,这个级别在美国已经这天暮余晖,不再受青睐。

9.日产劲客(Kicks)

美国最低配成交均价22558美元,折合公民币16.06万元。
中国最低配成交均价10.36万元。
美中低配终端成交价比值1.55。

劲客这款车实际上跟很多其他小型SUV最早主打中国市场不同,反而是先为美国市场研发的。
后来才国产投放中国。
不过虽然在中国市场卖得比美国便宜,但表现却很一样平常。
紧张还是看起来太小了。
不用说跟自主紧凑型SUV比较,跟很多同价位合伙SUV比也不占上风。

10. 别克昂克拉GX

美国最低配成交均价25339美元,折合公民币18.04万元。
中国最低配成交均价11.64万元。
美中低配终端成交价比值1.55。

作为TOP10里的另一个美国品牌,别克倒是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彷佛更“谄媚”中国消费者。

别克原来的定位实际上是有些“轻奢”的,然而后来受定位“老气”影响持续走下坡路,但别克在美国选择了保持高定价,捐躯销量,在中国却选择了降落定价,担保销量。
结果是别克在美国除了昂科雷以外险些没有什么存在感,在中国还一贯保持竞争力。

此外,别克很多车型也已经都是放在中国的泛亚中央研发,跟上汽也一贯保持紧密互助关系,说别克是半个中国品牌也不为过。
从这一点看,可能别克还真是个“卖国”品牌。

备注:在整理前十名的榜单时,打消掉了创酷和昂科拉(非GX版本)两款车型,缘故原由是美国仍旧在发卖这两款车型的上一代产品——几年前这还曾经是大家对中国市场常常的诟病,没想到这么快车型的换代快慢就已经易位。

文|鱼非鱼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