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先容驾驶室减震之前,咱们须要先知道驾驶室悬置,日常用车时很多卡友都不太理解什么是驾驶室悬置,实在驾驶室悬置便是指你的驾驶室被架在几个减震点上,不是直接与车架等进行硬链接,实在从很早之前,我们的国产大多数卡车的驾驶室就都为悬置驾驶室。

驾驶室用气囊减震就舒服这可能是个选车误区

如果非要找出一个驾驶室不带悬置的车,那可能黄河的JN150的那种须要翻起驾驶室内的盖子维修的车型是真的没有驾驶室悬置。

也正是目前大多数驾驶室都采取了悬置设计,两种目前主流的驾驶室悬置减震器也成为了大多卡友们评论辩论的焦点,那便是气囊驾驶室减震和机器的驾驶室减震。

机器不代表不舒畅 调校很主要

要知道一款驾驶室减震是否舒适,它的本体构造实在有着很大一部分缘故原由,咱们先来看传统的驾驶室弹簧减震,也便是卡友们口中的机器减震。

首先在构造方面一样平常常见的驾驶室机器减震多为减震器+螺旋弹簧,两个部件分别对应了两个功能,减震器与咱们小车上所常见的减震器没有过多差异,顾名思义减震器可以起到减缓驾驶室震撼的浸染,全体机器减震驾驶室最紧张的减震效果都来自于它。

实在机器减震也就每每决定了车辆的减震舒适性,根据各个厂家的调校不同,机器减震器的软硬也各不相同,以是如何能让减震器的调校处于一个适中的范围,成为了很多厂家一贯在考虑的问题。

但是如果说对付减震器的调校过于苛刻,同样带来的还有本钱上的掌握问题,以是现在很多厂家在选择驾驶室减震的时候,一样平常都是选择找到行业内比较成熟的供应商,根据需求进行购买,如果说你的车想要舒适性较高的减震器,那整车的价格会更贵一些。

如果你对付车辆本钱掌握比较严格,便宜的减震器也能有供应商供应,以是你的驾驶室减震是否舒适,本钱每每霸占了很大一部分缘故原由。
目前就个人觉得行业内比较舒适的驾驶室机器减震东风品系的车型做得还是相对不错。

而且这里也要给各位卡友解答一个误区,机器减震器并不是不舒畅的代表,一些入口卡车乃至都是在用机器减震,例如像沃尔沃的新款FM、奔驰的阿克托斯等等,它们的驾驶室舒适性也不一定不好,乃至很多车的舒适性已经超越了乘用车,以是大家千万不要一看到机器减震器的驾驶室上来就妄加评论说它舒适性不好。

这详细还是要看各个厂家的调校。

说完机器驾驶室减震中比较主要的减震器,咱们再看看弹簧,实在很多人会认为说弹簧减震性不就该当好吗?怎么有的时候还是觉得颠,实在这块的弹簧并不是起到减震浸染的,它的紧张浸染是用来支撑驾驶室,尤其是在经由坑洼路面时,弹簧能够更好掌握驾驶室的弹跳,让减震器对驾驶室进行一个更好的减震。

而且弹簧的螺纹越多整体的支撑性也更好,在抑制驾驶室震撼和起伏时的效果也会更为出色,以是如果按照理论来说,螺纹越多的驾驶室减震弹簧,它的舒适性会更加出色。

气囊减震看似高大上 实在也就那么回事

说完了传统机器减震咱们再来看看技能含量较为高真个气囊减震,目前主流的气囊减震结果都是气囊+减震器构造,但是真的是用上气囊驾驶室减震就一定舒畅?这个还真不一定。

咱们先来看看为什么大多数气囊减震驾驶室都要利用气囊+减震器的构造,这是由于气囊实在是替代了原来弹簧的功能,能够起到对驾驶室的一个支撑,当然除了支撑外,气囊又可以起到减震浸染。

但大家不要忘了气囊虽然能够减震,但是它只能承托住驾驶室高下起伏的震撼,但是日常行驶我们的驾驶室肯定也会涌现旁边摇摆的情形,这种时候便须要减震器来对驾驶室旁边晃动进行一个抵消,使驾驶室更加舒适。
以是目前大多数利用气囊减震驾驶室的卡车都是采取气囊+减震器构造。

气囊的组成为气囊本身、高度调节阀、进气端以及出气端四个较为大略的部位组成,这里的高度调节阀实在紧张是用来调节驾驶室气囊在经由颠簸充放气后的高度,确保驾驶室能够始终保持相对位置。

同时考虑到驾驶室内可能装载的物品以及职员重量不一,很可能也会涌现驾驶室高度不同的问题,这就须要高度调节阀来对气囊的充放宇量进行调节。

那是不是带有气囊减震的驾驶室就更舒畅,实在不然,由于带有气囊减震的驾驶室也是须要看厂家对气囊的数据标定做得如何,如果标定的气囊较为软一些,那驾驶室就会让你觉得忽悠忽悠的。

但如果驾驶室气囊标定的硬一些,这样驾驶室就会更硬一些,相信对付这一点,很多开过新德龙M3000的卡友该当深有体会,那个气囊减震驾驶室还是非常硬的。
以是大家在买车时千万不要用驾驶室的减震形式去判断哪种更加舒适。

气囊、机器各有千秋 买车不是拍脑门

这次我们为大家大略的先容了一下目前主流的两款驾驶室减震,分别是气囊+减震器和传统机器减震,但是我们并没有说哪款减震器更加舒适,这详细还是看厂家调校,卡友们也千万不要通过减震器形式去判断一台车的驾驶室是否舒适,如果真的不太确定,不妨自己去线下经销店看看,实际感想熏染一下才是最真实的。

● 编后语

各位卡友如果你以为这篇小科普还不错,欢迎你将这篇文章转发至微信朋友圈,让更多卡友看到目前主流两款驾驶室减震有何差异。
(文/图 吴昊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