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象一:收费牌和停车标志斗殴

门路泊车电子收费这些补丁还得尽快打

“停车牌上有白天的收费标准,可另一边又写着只许晚上停车,到底白天能不能停?”在昌平育知东路龙禧园一区门外的路侧停车位,刚刚停好车的市民方女士看着两个“相互斗殴”的停车牌犯了难。

把稳到,这一起段共有两种停车标志,一种是橙黄色的电子收费停车牌,上面记载了停车收费标准、收费单位、位置范围和车位总数等信息,上面记载的收费标准为,白天7点到19点钟,小型车首小时0.5元/15分钟,首小时后0.75元/15分钟;夜间19点到越日7点小型车1元/2小时。

而另一种则是普通的蓝色停车P字牌,下方写明“19点到7点答应停车”。
不过在白天探访时创造,这一起段却险些停满了车。

征象二:大客车挡住探头难监控

在回龙不雅观地区,路侧停车电子收费采取了高位视频设备,不仅对车位的覆盖率更高,且不随意马虎受到人为毁坏。
不过把稳到,这些高位视频下一旦停了大车,则无形中就会产生监控盲区。

在龙禧二街靠近流星花园一区路段,每隔约5、6个车位,就有一个高位视频监控。
在停放车辆中,一辆银白色小客车恰好紧贴着停在了一辆大客车前方,大客车弘大的身躯把这辆小客车的车牌挡得严严实实。
后方的摄像头无法拍到小客车的车牌,而正上方的摄像头又由于角度问题无法捕捉。

随后,将这一情形反馈给附近一位身着马甲的停车管理员,但对方见告,“从现在开始,收费全都得靠这些摄像头,其他的我们操纵不了。

征象三:占车道上步道花样违停

路侧车位电子收费了,不少车主为了躲避计费,开启了占车道、上步道等花样违停。
在门头沟区月季园东里公交站附近,一辆白色轿车敞着后备厢盖停在电子收费牌下。
在石担路门头沟区公民法院对面路段,一辆银色当代开到了步道上,堵住了过街天桥的楼梯口,前车窗外还贴着一张门头沟区城管委发放的“温馨提示”,上面写着对违法停车的惩罚。
而在违停车附近,明明有不少闲置的电子收费车位。

今天下午,在大兴区西红门北二街西段看到,新启用的电子收费车位人气冷淡,一大半车位空着。
比拟之下,步道上却十分热闹,私家车横七竖八停了三四排,有些地方过人都难。
由于这里聚拢了多个汽车维修店铺,不少车主都是来修车的。
“你等等,别压着盲线停,靠里面点儿。
”一家汽修店铺前,事情职员正指挥一名顾客停车,“现在路边车位一小时6块钱,可不都想省钱嘛。
”创造,除了步道上,不远处的十字路口,四辆小轿车则干脆占用内侧左转掉头车道停车,个中一辆还是逆向停放。

征象四:APP车位导航“情报”不准

为了方便车主找到道路停车位,新版北京交通APP推出了车位导航功能,并可显示车位空闲、紧张状态。
但体验创造,软件显示的车位“情报”信息有时并不准确。

今天下午,在大兴区欣宁街利用APP探求最近的道路停车位,软件提醒最近的车位在兴华大街且车位状态为“空余”。
但当跟随导航来到定位路段时,整条路的车位都已停满了车,一些车还停在了未划车位的路段。
原地打开软件,按照页面下方提示的间隔最近车位导航,舆图上显示的路径竟然是掉头后再次回到这里。

【手记】别让电子收费打了折扣

道路停车全面电子收费,一律取消人工现场收费,对付北京道路停车管理而言无疑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然而,长期以来,许多驾驶人养成了免费停车、议价停车的习气,“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理念有待进一步形成社会共识。

在形成共识的过程中,须要管理部门加强司法,除了增加司法力量,还该当更多引入科技力量,比如昌平、东城已经在高位视频计费设备中加入违停抓拍功能。

同时,无论是前端停车计费设备、标志牌,还是停车缴费,都该当更看重风雅化、人性化,不仅从硬件上做好准备,也从做事上、监管上做好准备,别让电子收费打了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