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从历史最久,也是产品线最繁芜的奔驰开始提及。
奔驰品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83年,德国人卡尔·奔驰(Karl Friedrich Benz)创立了奔驰公司(Benz & Companie Rheinische Gasmotoren-Fabrik,Benz & Cie),并在1885年制造出了天下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因此他也被称作“汽车之父”。
随后奔驰公司开始生产并发卖维多利亚(Viktoria)牌汽车。

汽车之父百年历史你不知道的都在这里全网最全奔驰车型梳理

卡尔·奔驰与他发明的汽车以及奔驰LOGO的变迁

于此同时,同样来自德国的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于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双轮摩托车,并在1886年研制出了四轮汽车。
1890年,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威廉·迈巴赫(Wilhelm Maybach)创立戴姆勒公司(Daimler Motors Corporation,DMG)。
1899年,时任公司匈牙利总领事的埃米尔·耶利内克(Emil Jellinek)驾驶以女儿梅赛德斯(Mercedes Jellinek)命名的汽车,在“尼斯之旅”汽车大赛上一举夺魁,随后戴姆勒公司便开始便开始以梅赛德斯(Mercedes)作为其生产汽车的品牌。

埃米尔·耶利内克与他的小女儿梅赛德斯·耶利内克

埃米尔·耶利内克参赛时所驾驶的车辆

一战结束后,德国经济衰败。
1926年6月28日,奔驰与戴姆勒合并成为了戴姆勒-奔驰公司(Daimler-Benz A.G.),并开始生产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品牌的汽车。
至此,我们如今熟知的奔驰品牌正式拉开历史的序幕。

合并后的戴姆勒-奔驰公司

说完了奔驰品牌的历史,我们就来先容车型
这里我们只先容奔驰近二十年的车型,部分历史车型只在相对应的后续车系中进行大略先容。
如果从头开始先容的话,怕不是能写一本书了,哈哈。

微型车:

奔驰A级(第一代、第二代)

第一代奔驰A级(W168)

上世纪90年代,环球汽车开始往低排放、小尺寸的方向发展。
而奔驰却缺少这类市场的产品,于是奔驰A级的研发被提上日程。
1997年,第一代奔驰A级出身,底盘代号W168。
采取了“三明治”的车身构造设计,虽然短轴版本的车身长度只有3575mm,但是纵向空间却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给人一种小型MPV的觉得。

第二代奔驰A级(W169)

第二代奔驰于2004年上市,底盘代号W169。
与其说是换代,第二代A级更像是改款,紧张在形状和配置方面进行了升级,外不雅观线条显得更加锐利。

紧凑型车:

奔驰A级(第三代、第四代)

第三代奔驰A级A45 AMG(W176)

2012年,奔驰发布第三代A级,采取全新的MFA平台,底盘代号W176。
与之前两代倾向家用车的设计比较,第三代车型更加追求年轻与运动化,轴距也来到了2699mm,跻身紧凑级车型。
2013年,奔驰推出性能版车型A45 AMG,采取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381匹 。
此车型一经推出,就广受车迷和消费者的喜好。

第四代奔驰A级A45 AMG(W177)

2018年,奔驰换代推出第四代A级,采取更新之后的MFA2平台,底盘代号W177。
新A级换装了全新的动力总成,配置上也有所升级。
2019年,北京奔驰推出国产三厢版本的A级。
同级别的竞争对手有奥迪A3和宝马1系等。

奔驰B级

全新奔驰B级(W247)

第一代奔驰A级推出之后,销量不佳。
奔驰为了及时止损,便推出了基于A级同平台打造的紧凑型旅行车——奔驰B级,共有三次车型换代,底盘代号分别为W245、W246、W247。
奔驰B级介于A级和C级之间,更加强调多功能性,更像是旅行车和MPV的结合体,与大众途安和宝马2系Grand Tourer的定位类似。
然而经由两次换代,奔驰A级找准了年轻化、运动化的定位,销量大涨。
奔驰B级却反向平平,成为了奔驰车系里鲜为人知的存在。

奔驰CLA

第一代奔驰CLA(C117)

奔驰CLA Shooting Brake 猎装版

2013年,奔驰推出了CLA,字母CL是德语Coupé, Limousiene的缩写,意为轿跑、四门轿车;字母A代表紧凑级。
从名字也可以看出,这是一款基于奔驰A级底盘开拓而来的紧凑型四门轿跑车型。
与第三代奔驰A级一样采取MFA平台,底盘代号C117,乃至还有推出猎装版(Shooting Brake)车型。

全新奔驰CLA(C118)

2019年,随着全新第四代奔驰A级的推出,CLA车型也迎来换代。
基于第四代A级平台打造,底盘代号C118。
同级别对应的车型有奥迪A3三厢版、宝马2系轿跑等。

奔驰GLA

第一代奔驰GLA(X156)

奔驰GLA于2014年正式上市,是基于第三代A级的MAF平台打造的紧凑型SUV,底盘代号X156。
字母GL为德语Geländewagen的缩写,意为越野车;字母A代表了紧凑级。
奔驰GLA的长宽高分别为4417 /1804 / 1494 mm,与其说它是SUV,实在更像是一款跨界车型。

第二代奔驰GLA(H247)

2020年,GLA进行了换代,采取MAF2平台,底盘代号H247。
与前代车型比较,新款GLA抛弃了跨界车的观点,回归了正统SUV的设计风格。
车身高度来到了1610mm,头部空间有所改进。
同级别的车型有奥迪Q2、宝马X2等。

奔驰GLB

奔驰GLB(X247)

GLB是奔驰于2019推出的全新车型,底盘代号X247,字母GL同样意为越野车,字母B代表其传承了奔驰B级的设计理念。
GLB与第二代GLA一样都是基于MAF2开拓而来,定位同样是紧凑型SUV,但是车身尺寸进一步加大到4638 / 1834 / 1687mm,大小靠近中型SUV尺寸,并供应7座车型。
形状方面,与GLA的运动风格不同,GLB的整体造型也更加硬派。
同级别的车型有奥迪Q3、宝马X1等。

中型车:

奔驰C级

第一代奔驰C级(W202)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奥迪80(奥迪A4前身)和宝马3系早已席卷欧洲市场,奔驰却迟迟没有动作。
当时奔驰仍旧坚持只生产高真个E级和S级,入门的中型豪华车领域仍是空缺。
直到1982年奔驰才推出了底盘代号为W201的190轿车,它便是奔驰C级的前身。
直至1993年停产,奔驰190共售出180多W辆,尝到甜头的奔驰于1993年发布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奔驰C级,底盘代号W202,形状方面继续了奔驰S的设计元素。

全新奔驰C级(W206)

2000年,第一代C级停产。
2000-2021年期间,C级历经多次换代,底盘代号分别为W203(2000–2007)、W204 (2007–2015)、W205 (2014–2021)。
2021年7月,全新第五代奔驰C发布,基于第二代纵置后驱MRA平台打造,底盘代号W206。
外不雅观、内饰都采取了新款家族化的设计。
同级别的竞争对手为奥迪A4、宝马3系。

奔驰CLK / E级Coupe / E级Cabrio

第一代奔驰CLK硬顶版(C208)

第一代奔驰CLK敞篷版(A208)

第一代CLK是奔驰于1997年推出的中型双门轿跑车,底盘代号C208/A208,分别对应硬顶和敞篷版。
车型名称CLK是Coupé, leicht, Kompakt三个德语单词的缩写,分别意为轿跑、轻快、紧凑。
虽然外不雅观源自W210奔驰E级,但底盘却是基于W202奔驰C级。
2003年,CLK换代推出第二代车型,底盘代号C209/A209。

奔驰E-Class Coupe(C207)

奔驰E-Class Cabrio(A207)

2010年,第三代车型推出,底盘代号C207 / A207。
第三代车型并未采取CLK的车系名称,而是顺应奔驰全新的命名规则,更名为E-Class Coupe,敞篷版更名为E-Class Cabrio,正式并入奔驰E级,不再作为独立车型发售。
其直接竞争车型有奥迪A5、宝马4系等。

奔驰GLK / GLC

奔驰GLK(X204)

2008年,奔驰发布了基于C级W204底盘开拓而来的中型豪华SUV,并命名为GLK,底盘代号X204。
GLK为德语Geländewagen,Kompaktklasse单词的缩写,意为越野车、紧凑。

奔驰GLC(X253)

2015年,GLK的换代车型发布,底盘代号X253,基于C级W205的MRA平台开拓而来,并按照奔驰全新的命名规则,更名为GLC。
GL的含义不变,仍旧表示越野车,而C代表其基于奔驰C级开拓而来。
同级别的车型有奥迪Q5、宝马X3等。

中大型车:

奔驰E级

奔驰170

E级是全体奔驰品牌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款车型,最早可以追溯到1947年。
奔驰于此年推出了奔驰170车型,底盘代号W120,被认为是当代奔驰车的鼻祖,也是奔驰E级的前身。
期初奔驰E级的定位是入门级的车型,直到1982年,奔驰C级的前身奔驰190车型推出(底盘代号W201),奔驰E级的定位才有所改变。
1984年,基于中端车型定位的W124车型推出,整体形状继续了奔驰S的设计元素。
1993年,W124车型进行中期改款,由于奔驰产品线命名规则的改变,W124车型正式更名为E-Class。

第五代奔驰E级(W213)

2017年,奔驰推出了全新的第五代奔驰E级,底盘代号W213。
而算上更名为E级之前的车型,这已经是第十代了,由此可见奔驰E级的历史厚重性。
同级别对应的车型有奥迪A6、宝马5系等。

CLS

第一代奔驰CLS(C219)

CLS是2004年奔驰基于第三代E级(W211)开拓而来的中大型四门轿跑车,底盘代号C219。
CLS三个字母分别代表了Coupé,Limousiene,Sport,意为轿跑、四门轿车、运动。
其独特的车身线条设计,很好的兼顾了豪华感与运动感,将四门豪华轿车与跑车完美的结合,因此也被认为是四门轿跑车型的鼻祖。

第二代奔驰CLS Shooting Brake 猎装版

2010年车型换代,第二代CLS推出,底盘代号C218。
而第二代CLS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猎装版车型CLS Shooting Brake,于普通三厢版比较,车顶线条更加完全、流畅,将CLS的优雅气质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一代的猎装版车型也同步引进海内发卖,于2013年上市。

第三代奔驰CLS(C257)

2018年,奔驰发布了基于新E级(W213)开拓而来的第三代CLS,底盘代号C257。
这一代的CLS采取了全新的家族化形状设计,前脸线条更加凌厉,相较前两代的豪华、优雅,更增长了一些凶恶。
同级别的其他车型有奥迪A7、宝马6系等。

奔驰M级 / GLE

第一代奔驰ML(W163)

1997年,奔驰推出第一代M级,定位为中大型多功能车,底盘代号W163。
M代表了Mehrzweck,意为多功能。
奔驰由此创造了全新的多功能车型,也便是日后我们所熟知的SUV车型。
M级搭载奔驰4MATIC四驱技能,采取了前后双A臂的四轮独立悬架,在保留了一定的越野性能的同时,很好的兼顾了像轿车一样平常的舒适性。
然而由于M级与宝马M车型重名,以是奔驰在正式发卖时,采取了ML的车型前缀,因此M级也被称为ML级。

第二代奔驰ML63 AMG(W164)

M级发布之后,竞争对手也相继推出了宝马X5、奥迪Q7等竞品,开始争夺新兴的SUV市场。
这也迫使奔驰对M级进行换代,2005年,第二代M级推出,底盘代号W164。
第二代车型更加弱化了越野能力,加强了豪华与舒适性,乃至还推出了主打运动性能的AMG型号。
这一代M级也于2005年同步引进海内发卖,一度成为“成功人士”追捧的工具。

奔驰GLE(W166)

2011年,第三代车型推出,底盘代号W166,形状方面采取奔驰E级的设计措辞打造。
由于奔驰产品策略的调度,为了担保同类型产品的名称同等性,M级更名为GLE。
GL代表了Geländewagen ,意为越野车,E代表了车型定位为与E级相同的中大型。
2019年,第四代车型推出,底盘代号W167。
车型的直接竞争对手有宝马X5、奥迪Q7等。

大型车:

奔驰S级

底盘代号W187的奔驰220

1947年,奔驰当代车型的鼻祖——奔驰170发售。
随后,奔驰在1951年第一届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基于170开拓而来的220车型,底盘代号W187。
奔驰170和220车型的出身,确立了奔驰此后中大型和大型轿车的发展方向,也标志属于S级的历史正式拉开帷幕。

正式更名为S-Class的奔驰W116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奔驰不断对220车型进行更新换代。
1972年,底盘代号为W116的新车型发布,并第一次启用了S-Class的车系名称,S级迎来了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80年奔驰发布第二代S级,底盘代号W126。

俗称“虎头奔”的W140奔驰S级

1991年,代号为W140的第三代S级上市,也是第一辆被海内消费者所认知的奔驰S级,俗称“虎头奔”。
1992年,基于W140开拓而来的大型双门轿跑车型C140发布,并被命名为CL级,后面详细为大家先容。

历代奔驰S级

之后奔驰S级也经历了多次的换代,底盘代号分别为W220(1999-2005)、W221(2006-2013)、W222(2014-2020)。
2020年,全新奔驰S级发布,底盘代号W223,外不雅观上采取了全新的家族设计措辞。
虽然外不雅观设计引来了些许争议,但新S级仍旧霸据大型豪华车的销量排行。
风雨几十载,仍耸立不倒,奔驰S级的发展史可以称得上传奇。
同级别的竞争车型有宝马7系、奥迪A8等。

奔驰CL / S级 Coupe

底盘代号W188的奔驰300 SC

1952年,奔驰推出了基于底盘代号W187的220车型开拓而来的双门车型,底盘代号W188,设计师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B柱,使车辆形状变得更加时髦,线条更加流畅。
这辆车可以看做日后CL和S级Coupe的鼻祖。

更名后的第一代奔驰CL(C140)

之后随着S级每一次换代更新,奔驰都会推出相对应的双门轿跑车型。
直到1992年,奔驰推出了基于第三代奔驰S级开拓而来的大型双门轿跑车型,底盘代号C140,并将此车型与S级独立,正式命名为CL级。
CL代表Coupé, leicht,意为轿跑,轻快。
随后CL车型又经历了两次换代,底盘代号分别为C215(2000-2006),C216(2006-2014)。

奔驰S63 AMG Coupe(C217)

2014年,新一代车型换代发布,底盘代号C217。
由于奔驰公司策略的调度,为了统一命名办法,CL系列又重新并入S级,更名S-Class Coupe进行发卖。
同级别的竞争对手有宝马8系,奥迪品牌旗下还没有此定位的车型。

奔驰GL / GLS

第一代奔驰GL(X164)

2006年,随着路虎揽胜在市场上的成功,奔驰也推出了自己的大型全尺寸SUV,当时的德系豪华品牌还没有涉足这类车型。
新车型被命名为GL,是 geländewagen 的缩写,意为越野车。
第一代GL基于同年份的M级W164底盘开拓而来,底盘代号X164,在原有根本上增大了尺寸,因此被视为S级同级的SUV车型。

2016改款后的X166车型,此时已经更名为GLS

2013年车型换代,新款车型底盘代号X166,进一步加大了车身尺寸,与M / GLE车系一样弱化了越野能力,更加看重豪华与舒适性。
2016年二代车型进行中期改款,并伴随奔驰全新的命名规则更名为GLS级。
GL含义不变,仍代表越野车,S则代表是与奔驰S级同等级别的车型。

新款GLS(X167)

2020年,第三代车型推出,底盘代号X167,外不雅观方面延续了全新一代的家族化设计。
同级别的车型有路虎揽胜、宝马X7等。

奔驰R级

奔驰R级(W251)

奔驰R级于2005年正式推出,和GL级同样由M级的底盘开拓而来,底盘代号W251。
定位为大型全尺寸MPV,与现在的V级定位类似。
但是与其说是minivan,R级更像是旅行车和SUV的结合。
R级在2006年以整车入口的办法进入海内发卖,2007年和2011年分别有过两次改款。
然而由于车型定位和市场定价营销的缘故原由,R级销量一样平常,于2017年正式停产,没有后继车型。

分外车型

越野车:

奔驰G级

代号为W460的第一代奔驰G

奔驰G级,脱胎于奔驰公司为伊朗设计的军用越野车,由于伊朗政权变动,订单遭遇军方“跑单”,奔驰便将此车型推向了民用市场。
而奔驰G级的G代表了Geländewagen,意为越野车。
从1979年上市至今共经历了W460、W461、W463、W464四个底盘型号时期,并衍生出多款车型。

W461车型更多作为分外部门的工具车利用

新款奔驰G(W464)

第一代W460紧张供于军方和民用市场的工具车型,于1992年停产。
随后衍生出了W461和W463两种车型。
W461车型继续W460的车型定位,形状变革不大,连续主攻工具车市场,保持大略的配置和刁悍的越野性能。
W463车型便是我们如今最熟习的G级,增加了舒适和豪华属性的配置。
W463车型于1990年上市,但在之后很长的一段韶光内只是多次改款,并没有换代。
而最新换代的车型于2018年换代上市,底盘代号变更为W464。

跑车:

SLK / SLC

第一代SLK

SLK是奔驰于2006年推出的一款敞篷双门双座跑车,底盘代号R170,基于W202的奔驰C级底盘开拓而来,轴距缩短至2400mm。
个中字母“SL”源自奔驰传奇车型300 SL,是德语Sportlich, Leicht的缩写,意为运动的,轻快;K代表Kurz,意为紧凑、短小。
第一代SLK所采取的电动可折叠硬顶也是车型亮点之一,可以在25秒内完成开合动作。

第二代SLK

1996-2004年期间,奔驰SLK累计发卖超过31万辆。
2004年,换代车型推出,底盘代号R171,整体造型更加锐利、运动。
这一代车型也引进海内进行发卖,目前根据年款不同,在二手车市场的售价在12-20万之间,也是不少年轻人会考虑入手的车型。

2019 SLC Final Edition

2011年,第三代车型换代上市,底盘代号R172。
2016年,第三代车型进行中期改款,按照奔驰全新的命名规则,更名为SLC。
个中SL的含义不变,C代表与奔驰C级同等级。
2019年,奔驰发布Final Edition终极版后,宣告SLC 停产,为了致敬第一代车型,采取了与其相同的黄色涂装。
同级别的车型有宝马Z4、奥迪TT等。

SL

传奇车型300SL与其经典的“鸥翼门”设计

SL车系源自奔驰传奇跑车300SL,SL是德语Sportlich, Leicht的缩写,意为运动的、轻快。
而随着几十年间的换代更新,如今的定位已经变为豪华双门GT跑车。
1951年,经历二战后的奔驰公司逐渐恢复活产。
而公司旗下的梅赛德斯车队急需赢得一场冠军来打响名气,因此新赛车的开拓被提上日程。
1952年,全新研发的赛车被命名为300SL,底盘代号W194,而由于赛车采取了分外的钢管车架,设计师只能将车门改为向上开启,这便造就了经典的“鸥翼门”。
随着300SL的推出,梅赛德斯车队在勒芒、伯尼尔等赛事上接连取胜,一韶光风头无两。

现款奔驰SL

随着300SL在赛场取得的成功,奔驰将其量产。
量产版车型采取与赛车险些完备相同的设计,于1954年正式发售,底盘代号W198。
然而由于这种赛车化的设计和鸥翼门高昂的生产本钱,奔驰于1955年发布了基于普通轿车底盘的敞篷车型——190SL,底盘代号W121。

随后,奔驰就放弃了SL硬顶车型,只推出敞篷版车型。
并从1963年开始历经多次换代,底盘代号分别为W133(1963-1971)、R107(1971-1989)、R129(1989-2001)、R230(2001-2011)、R231(2012-2020),全体车系也从第三代R107开始加长轴距,定位也从“Sportlich, Leicht”的运动、轻快向豪华GT车型过渡。

SLR McLaren

奔驰SLR McLaren

2003年,为了向1955年得到天下跑车锦标赛冠军的300 SLR车型致敬,奔驰与迈凯伦互助推出了顶级超跑SLR,底盘代号C199。
车型名称为Sportlich, Leicht, Rennsport的缩写,意为运动、轻快、赛车。
SLR利用了大量的F1设计元素,采取碳纤维的车身,搭载AMG研发的5.4升V8机器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来到了626匹,分外车型乃至超过700匹。
再加上纯手工的制造工艺和每年的限量发卖,SLR的价格也达到了惊人的45万欧元,成为了当时环球最昂贵的车型之一。

SLS AMG

奔驰SLS AMG

随着奔驰SLR车型的成功,2010年,由奔驰旗下AMG部门主导设计、研发的入门级超跑——奔驰SLS推出,底盘代号C197。
SLS代表Sportlich, Leicht, Super,意为运动、轻快、超级。
在车型设计上,传承了SL系列的GT跑车理念;在形状方面,继续了来自300SL车型的鸥翼门设计;而在动力方面,搭载了AMG研发的6.2升V8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571匹,零至百公里加速仅需3.6秒。
而在售价方面,SLS车型起售价格为17.7万欧元,与SLR车型比较更加民平易近。

AMG GT

AMG GT

AMG GT R F1 Safety Car安全车版

AMG GT Black Series暗夜特殊版

2014年,随着奔驰SLS AMG车型的停产,奔驰推出全新的AMG GT车型进行替代,底盘代号C190。
GT代表Grand tourer的车型定位,特指高性能长途旅行跑车,这也是奔驰跑车一向传承的理念。
全系车型都搭载AMG研发的4.0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个中普通GT车型最大马力476匹;进阶版GT S车型最大马力522匹;而高性能版本GT R的最大马力则来到了585匹。
而因其出色的性能表现,从2015赛季开始,AMG GT R车型便当选中作为F1赛事的安全车。
2021年,奔驰又推出了Black Series暗夜特殊版车型,最大马力来到了胆怯的730匹。

其他分外车型:

奔驰Vito / Viano / V级

第一代奔驰Vito封闭箱型货车

1996年,基于商用箱型货车的市场空缺,奔驰Transporter商用运输车部门推出了Vito车型,底盘代号W638。
起初奔驰公司只生产封闭箱型货车的Vito车型,而随后推出的载客版本则以Viano的名称发卖。
2003年,第二代换代车型推出,底盘代号W639。
这一代车型直到2014年才更新换代,11年间衍生了各种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也是从第二代开始,Vito车型便由福建奔驰引进,在海内生产、发卖,海内车型命名为威霆。

全新奔驰V级

2014年,第三代车型推出,底盘代号W447。
为了代替已经停产的全尺寸MPV车型奔驰R级,载客版本的Viano车型正式纳入奔驰PKW(德语PersonenKraftWagen缩写,意为乘用车)部门发卖,并更名为V-Class。
2016年,福建奔驰开始引进全新V级。

分外部门:

AMG

最初的AMG车厂

1967年,时任奔驰赛用发动机研发部门卖力人的Hans Werner Aufrecht和Erhard Melcher,由于对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不满,从奔驰公司离职。
随后,两人来到Aufrecht的老家Grossaspach格罗萨斯帕赫,成立了AMG 发动机生产和开拓有限公司(AMG Motorenbau und Entwicklungsgesellschaft GmbH)。
AMG三个字母分别代表了两位创始人的姓氏Aufrecht和Melcher,以及公司所在地Grossaspach。

1971年参赛的AMG 300 SEL 6.8车型

1971年比赛现场

起初,AMG公司紧张着重于于赛车引擎的研发和调教业务,仅承接小量的私人改装做事。
从1971年开始,AMG基于奔驰车型所打造的赛车在各大赛事中接连取得佳绩,名声大噪。
而AMG专注于奔驰车型的改装,也为此后的收购埋下伏笔。
80年代开始,AMG公司在开拓高性能发动机的同时,还推出了空气动力学的形状套件和内饰改装件,以及专属造型的铸造轮毂。
这让AMG推出的改装车型,在形状上也给人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1989年DTM德国房车赛参赛车辆AMG 190 E 2.5-16 Evo

1988年,AMG和奔驰建立计策伙伴关系,AMG开始与奔驰组成联合车队参加各大赛事。
在1989年的德国房车赛中,联合车队创造了单赛季七场连胜的记录,成为德国房车赛中最成功的车队。
1990年开始,AMG和奔驰不仅连续扩展在赛车赛事上的互助,还开始与奔驰共同研发量产车型的高性能版本,此后AMG的标志便光明正大的与奔驰三叉星徽标同时涌如今奔驰轿车的身上。

历代AMG经典车型和参赛车辆

历代AMG经典车型和参赛车辆

历代AMG经典车型和参赛车辆

1999年1月1日,奔驰品牌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团完成了对AMG公司的收购,正式更名为梅赛德斯AMG有限公司(Mercedes-AMG GmbH)。
此后AMG便成为了奔驰旗下的分外部门,紧张卖力高性能发动机和车型的研发。
此外,AMG部门还为其他赛事厂商供应高性能发动机技能。

迈巴赫Maybach

戈特利布·戴姆勒与威廉·迈巴赫

1865年,19岁的威廉·迈巴赫与31岁的戈特利布·戴姆勒相识于一家蒸汽轮机工厂中。
威廉的机器设计天赋引起了戈特利布的把稳,随后几十年中,威廉一贯作为助手与戈特利布共事。
1890年,两人成立了戴姆勒汽车公司,戴姆勒出任总经理,迈巴赫出任首席设计师。
1907年,由于公司内部缘故原由,迈巴赫离开了戴姆勒公司。

Maybach-Motorenbau GmbH,即迈巴赫发动机制造公司

离开戴姆勒公司后,威廉带领自己的儿子卡尔·迈巴赫进入了齐柏林飞艇制造公司,帮助其改造飞艇发动机。
随后,齐柏林公司建立了以迈巴赫父子为主导的发动机研制子公司,卡尔·迈巴赫出任技能总监,威廉·迈巴赫为技能顾问,父子两人拥有公司20%的股份,为公司最大股东。
1912年,公司更名为迈巴赫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Maybach-Motorenbau GmbH)。
1914年,一战爆发,迈巴赫公司在一战期间向军队出售大量飞灵活员机,积累的大量成本。
战后,德国作为败北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条约禁止德国生产翱翔设备,于是迈巴赫公司开始转型。

迈巴赫W3车型

1919年,卡尔·迈巴赫以戴姆勒汽车底盘为根本,开拓了迈巴赫W1型汽车,但并未投入量产。
1921年,W1的改进型号W3正式量产,搭载直列六缸发动机,最大马力71匹,最高时速可达105km/h。
自此也确立了迈巴赫品牌高端、豪华的产品定位。
直到1939年,迈巴赫公司推出多款高端豪华车型,作为上流社会成功人士的专属座驾,公司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佼佼者。
然而好景不长,1940年,二战全面爆发,迈巴赫开始转型生产重型坦克等军用机器,轿车的研发、生产都进入了空缺期。
战后德国作为败北国,社会动荡、经济衰败,作为高端豪华品牌显得与当时的社会扞格难入,父子俩苦心经营几十年的成果随着战役烟消云散。

新款奔驰S级迈巴赫车型

1960年,德国汽车家当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规复重新焕发生机。
规复元气的奔驰公司收购了处于停产阶段迈巴赫公司,此后迈巴赫工厂紧张为奔驰生产W108和W116两代分外版本的车型,并悬挂奔驰品牌进行发卖。
直到1997年,奔驰公司才开始推出基于奔驰S级的高端车型,以迈巴赫的品牌进行发卖。
然而由于迈巴赫车型过高的定价和竞争对手的差距,迈巴赫车型的销量逐年下滑。
终极,奔驰于2013年宣告停产所有迈巴赫车型。
随后迈巴赫不再作为独立品牌,而是并入奔驰内部作为类似AMG一样的部门存在,迈巴赫也仅仅作为奔驰S级一个配置等级的命名。

Smart

新款Smart forfour

Smart是斯沃奇和梅赛德斯-奔驰互助开拓的车型,紧张生产用于城市代步的微型车。
名称Smart是由Swatch Mercedes art缩写组合而成,ART是英文艺术的意思,代表了双方互助的艺术性。
2019年3月28日吉利控股和戴姆勒集团成立—间各占50%股权的合伙公司经营司麦特(汽车),新公司的总部将设在中国。

乌尼莫克Unimog

新款乌尼莫克系列

衍生的多种工程特种车辆

乌尼莫克最早于1948年面世,是戴姆勒集团开拓的多用场全地形卡车系列,名字来源于德语“Universal Motor Gerät”,意思是“泛用自走机具”。
由于其刁悍的越野能力,常被用作军事、消防以及工程等用场的特种车辆。

其他分外部门

福莱纳FL86(右)

西部之星5700XE

戴姆勒集团撤除乘用车和商用车系列,还拥有完全的载货卡车产品线。
旗下拥有福莱纳、西部之星、扶桑等多种卡车品牌,个中被大家所熟知的便是作为变形金刚擎天柱的原型的福莱纳FL86(G1版本)以及西部之星5700XE(电影第四部版本)等车型。

至此,奔驰品牌所有的车系车型都为大家先容完毕,喜好的朋友们可以点个赞哦!
篇幅韶光有限,如有缺点或者遗漏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示正、补充。

下一期连续为大家先容“BBA”中的其余两个品牌。
至于是先容宝马还是奥迪,你们说了算,欢迎大家不才方评论区踊跃投票!
我们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