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比亚迪彷佛总在跟油箱过不去。先是被长城“实名举报”混动车用常压油箱,涉嫌排放不达标,末了证明是个乌龙。
最近又惹上了“官司”,由于新车秦L用上了65L油箱,被很多“网友”集中质疑。乃至直言比亚迪的DM5.0技能,不是电池进步了,也不是电控升级了,而是油箱加大了。比亚迪的黑科技,便是大油箱。
还有人专门站出来“点炮”,“每天呼吁禁止燃油车,结果现在造的插电车油箱比燃油车还大”,这个指向性可以说已经相称明显,对插电混动车的大油箱开炮,引起了更广泛的质疑。
看到这样的事,我的第一反应是比亚迪的油箱究竟有多大?引起大家这么大的见地。秦L到底是犯了多大的天条?作为一款范例的中型轿车,秦L的长宽高尺寸为483019001495mm,轴距为2790mm,油箱尺寸为65L,实测最高能加注到靠近67L。
作为比拟,雪铁龙C6油箱70L,迈腾油箱66L,凯美瑞油箱60L,蒙迪欧油箱66L。由此可见,比拟同级车型,秦L的油箱并不算大。那么秦L的原罪就在于,这是一款插电混动车型,油箱居然和同级的燃油车差不多大,这个确实有悖知识。毕竟之前的雅阁e:PHEV油箱只有43L,比燃油版小了一大截。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插电混动的架构本身就非常繁芜,要在传统油车的根本上加入电池、电机、掌握器等等,一定要侵略底盘和后备箱空间,这也是雅阁e:PHEV油箱变小的关键,但这个结果的条件是新车是基于传统油车的架构改造。
而秦L是基于专门的混动专用平台打造,在担保了乘坐空间的根本上,还能放下65L的大油箱,恰好解释了混动专用平台的上风。换句话说,能在这么有限的空间里安顿如此大的油箱,那正是比亚迪的本事所在。
我们再来看网上一些人的辞吐,由于插电车油箱比燃油车油箱大,以是就不环保了。但问题的关键是环不环保,难道不是取决于花费相同量的能源,获取更多的能量,排放更少吗?插电混动之以是被归为新能源车,核心就在于它既能够实现纯电动的零排放行驶,同时混动模式下的油耗也要低于传统燃油车。
秦L显然是知足这一点的,它80km和120km的纯电续航知足并且高于国家插混车纯电续航标准,市区3L/100km旁边的油耗比同级混动车低了20%旁边,比同级燃油车低了一半以上,很显然这款车的环保属性是非常强的。当然了,环不环保消费者实在没那么关心,但实打实省油省钱,这个大家还是非常受用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虽然配备了65L的油箱,但秦L一次加30L油实在并不犯法,如果用户须要,也可以加10L、20L。
对付消费者而言,大油箱平时可以少加油,如果真的纠结这一点的话。须要到更远地方的时候再加满,反之则弗成。从这个角度来说,超过2000km的续航实在是可以知足更多用车场景需求的,绝对是有益无害。至于那么多跳出来“为民请命”的演出,实在有些风趣。
既然大油箱并不是原罪,插电混动也不是原罪,那秦L这次究竟因何犯了众怒呢?实在细究下来答案也很明确,那便是动了当前海内轿车市场的“大盘”。一款亏电油耗2.9L/100km(NEDC工况)的中型车,配置并不低,0-100km/h加速7.9秒,附带80km纯电续航,却只卖9,98万,确实不讲武德。
由于秦L的存在,很多已经割了很多年韭菜的车型,很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车型,已经混不下去了。用户宁肯等秦L几个月,也不想考虑这些价格已经崩盘的车型。对付依赖这块市场的车企来说,确实是非常大的冲击,发起反击也在情理之中。特殊是合伙燃油车,已经被逼到了墙角,而那些向来被国人爱重的自主品牌车型,对付这样的委曲,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但问题的关键是,秦L采取的技能叫DM5.0,这是一套已经发展到第五代的技能,首款车型推出于2008年。16年的韶光,五次技能改造,都不敷以让对手警觉。却在秦L上市之后溘然慌了,抓到油箱大小这么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猛攻”,说这些人对市场不敏感已经算是客气,说他们无理取闹倒是比较得当。
再直白一点,我们当前市场上的混动车型,大多数还是基于传统的油车平台打造,乃至还有一部分插电混动车型动力电池都放在座椅下面,侵略了大量的后备箱空间。如此差的集成能力没人攻击,对付消费者权柄的侵害没人在乎,却捉住一款中型车的65L油箱下手。一群油箱小的车攻击油箱大的车,并且还声势浩大,不得不说这件事充满了玄色诙谐。
当然了,这种事发生实在并不是第一次。当年上海市曾经出台过一个政策,插电混动车的油箱容积必须低于40升才能有补贴资格,同样也是对大油箱不友好。这个政策也曾比拟亚迪造成过影响,但也便是大半年的韶光,毕竟把油箱做小还不随意马虎?秦L也是一样,要不下次改款把油箱缩小成30L?
错过玉轮时你哭了,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