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兰台。

原一汽引诱上海国产化桑塔纳花了国家80亿红旗没花国家一分钱

本日兰台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汽车国产化的故事。

范恒光,可能本日许多人都不知道范师长西席是干什么的;但是在“一汽”,范恒光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不仅是“一汽”副厂长,他更永劫光担当“一汽”轿车厂厂长,而“一汽”轿车厂最紧张的产品便是赫赫有名的红旗轿车。

换言之,范恒光就算不是“红旗”轿车之父,那也算得上“红旗”轿车的保姆了。

2017年的时候,已经退休的范恒光厂长在接管媒体采访的时候他认为“红旗”轿车在改革开放后被哀求停产,实在是遭受了不公道的报酬;范厂长在为“红旗”鸣不平的时候还专门提到了上海汽车集团,他认为“上汽”光是国产化桑塔纳就花了国家80亿资金,并且花了7年多韶光;而红旗轿车一出厂便是100%国产化,而且没有花国家一分钱:

红旗出生20多年后,上海搞桑塔纳国产化,国家专门给政策,结果收了80多亿(元)国产化基金,用7年多韶光才基本达到国产化率哀求。
而红旗一出生便是百分之一百的国产化率,但却分文未得。

那么,范恒光厂长的这个说法精确吗?

在兰台看来,范恒光厂长对红旗轿车的感情令人敬佩,但是他的这个不雅观点相称值得商榷。

范恒光

首先,根据“一汽”第一号员工,原“二汽总工程师、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陈祖涛师长西席回顾,“红旗”轿车完备是逆向测绘美国克莱斯勒“帝国”。

而在逆向工程中,有许多零件以当时“一汽”的设备是没有办法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只能纯手工生产。

陈祖涛师长西席在回顾录《我的汽车生涯》里表示,红旗轿车最主要的V8发动机缸体,当时“一汽”没有设备可以浇筑成型,只能靠人工一点点打磨,末了发动机缸体合格率只有3%;换言之,生产一百个红旗轿车的发动机缸体,只有3个是合格的。

而且纵然如此,红旗轿车也常常性出问题,乃至发生过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访华时,乘坐的红旗轿车溘然刹车失落灵的情形。

而在20世纪80年代,面对主管汽车工业的副总理讯问红旗轿车质量问题时,陈祖涛也坦言虽然红旗轿车已经生产了20多年,但是发动机、刹车、转向这汽车最主要的三大系统,国产化后质量无法担保,建议入口: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有些主要的总成如发动机、转向、刹车等,自己生产质量难以保障。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入口。

陈祖涛师长西席回顾录证明了一件事:红旗轿车虽然是100%全国产,但是工业化程度很低,根本没办法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而且纵然已经生产了23年,红旗轿车发动机、刹车、转向这三个最主要系统的质量问题依然无法办理,要想不出质量问题,只能依赖入口。

陈祖涛

因此,总的来说,红旗轿车不是工业化的产物。

而上汽桑塔纳的国产化则完备不同的。
由于上汽桑塔纳的国产化指的是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模式下的国产化。

国家之以是许可上汽花80亿国产化桑塔纳,并不是纯挚的为了这一款汽车,而是希望通过桑塔纳国产化项目,为当时中国汽车工业提速。

根据上汽第二任总经理,也便是主持桑塔纳完备国产化的总经理王荣钧回顾,当时他把桑塔纳的零件拿给海内配件厂看,没有配件厂敢于承接,由于技能哀求太高(相对当时海内汽车工业而言)。

合伙两年后,桑塔纳的国产化率才达到2.7%,除了轮胎、收音机、天线和标牌“四大件”外,别的都得入口。

事实上范恒光师长西席说“上汽”国产化桑塔纳花了7年多,这是不准确的,如果从1983年合伙开始算,桑塔纳完成零件90%国产化已经是1996年的事情了,也便是说不是7年多,而是13年。

1983年第一辆上汽桑塔纳下线

但是桑塔纳国产化与红旗国产化最大的不同在于,桑塔纳国产化一旦完成,中国汽车工业开始了超过式发展,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是环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为什么李书福会在1997年进入汽车领域?

便是由于1996年桑塔纳完成零件90%国产化,李书福不须要从零开始造车了。

如果李书福是1983年开始造车(不考虑许可不许可的问题),那么,李书福想要生产出第一台具有国际二流水平的全国产轿车,也要花80亿公民币。

综上所述,范恒光厂长的不雅观点是非常值得商榷的,“上汽”桑塔纳国产化是花了国家80亿公民币,但是那不是纯挚为“上汽”花的,那是为中国汽车工业花的。

END

参考资料:

《口述历史之范恒光反思红旗四阶段》,《汽车商业评论》;

《我的汽车生涯》,陈祖涛,当代出版社;

《外柔内刚王荣钧》,《汽车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