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平平无奇
提及斯柯达展出的这款初代明锐,是在并入大众旗下之前的斯柯达(当时称AZNP)在1959年推出的一延接替斯柯达440/445的小型轿车,其定位为家庭用车,共推出了双门三厢版以及三门旅行版两款车型。
在本次广州车展上展出的这台是1959年款的明锐双门三厢版本,其外不雅观并没有非常突出的设计特点,双圆大灯和扁而长的椭圆前格栅是那个年代欧洲消费级轿车的普遍设计理念,不过初代明锐大幅度突出的前翼子板竟给这款家庭小车带来一丝运动气息。此外,尾灯部分采取了当时盛行的火箭尾鳍造型设计,转向灯与行车灯、刹车灯领悟在尾鳍末端。
尾部的经典火箭尾鳍设计。
小巧的车外后视镜只能供应非常有限的后方视野。
轮胎陷入宽大的翼子板中,这便是当今改装爱好者所追求的的“姿态”么?
“简陋”内饰
打开车门,便可看到极其大略的内饰,要在仅仅2400mm的轴距里腾出足够大的乘坐空间,设计师必须尽可能节省内饰部件占用的空间,比如仪表盘,为了尽可能将中控台纵深缩短,初代明锐的仪表盘乃至没有设置遮光罩,同时车内储物格也仅限于一个小巧的手套箱以及后排座椅靠背后方窄而浅的储物槽。与精细小巧的中控台形成光鲜比拟的是这个尺寸巨大的方向盘,由于当时的汽车大多没有安装助力装置,因此扭动方向盘全靠驾驶者的手臂力量,巨大的方向盘可以尽可能减轻包袱,不过在
这个尺寸巨大的方向盘看上去很俊秀,实际上
这条古老的车钥匙和普通的挂锁钥匙没什么不同。
全车仅有三个仪表盘,从左至右分别为油量表、速率表以及水温表。
右侧两个按钮分别掌握大灯开关以及雨刮开关,而左边的拉杆则是用来调节大灯亮度的。
位于副驾驶前方的手套箱非常小巧。
后排座椅靠背后方有这样一个窄而浅的储物槽。
不论内饰再简陋,烟灰缸可不能少,前后排都要有。
车内的B柱顶部设有挂衣钩。
把稳收音机的品牌,是“特斯拉”出品哦!
化油器时期的小排量引擎
此外,初代明锐可选择搭载两种排量的自然吸气4缸引擎,分别为1.1公升以及1.2公升,个中1.1公升引擎可以输出最高50匹马力,而1.2公升引擎则可输出最高55匹马力。这次在广州车展中展出的这台是采取1.2公升引擎的“高功率”车型,其动力表现虽然远比不上如今的新车,但是对付一台五十多岁的老爷车来说,已经相称出色了。
引擎排量小也就算了,就连进气风箱都是那么小巧且大略。
此外,变速箱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部分,由于这款车型采取的是没有配备同步器的4前速手动变速箱,因此必须将换挡杆对准相应挡位的位置才能成功挂入,换挡时乃至须要采取双脚离合的办法才可得到较高的换挡成功率;而且由于这台明锐在修复过程中改换了右舵版本的变速箱(或者是右舵版本改换了左舵版本的转向系统和内饰),其挡位顺序与左舵版本相反,驾驶过程中屡次让
不过值得光彩的是,在
当代明锐的发展
在1971年初代明锐全面停产之后,明锐这个车系就在斯柯达车型中短暂缺席了,直至1996年,已经归入大众旗下的斯柯达终于以大众集团A4平台为根本研发了第二代明锐。
2004年,明锐进入到第三代车型,而这一代明锐也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以纯入口办法进行发卖,并且很快实现了国产,以实在惠的价格和较高的产品质量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喜好。
实现国产的第三代明锐五门溜背版。
中期改款后的第三代明锐。
如今,第四代明锐正以全国产的形式发卖,共供应5门溜背版和5门旅行版两款车型以及1.2T、1.4T、1.5L和1.6L四种动力配置。大概明锐的动力表现以及豪华感都不出众,但是在内部空间、实用配置以及售价方面,明锐依然具有明显上风。
结语
从初代明锐到现在的第五代明锐,我们都能看出斯柯达对付实用性和性价比的执着,它们都没有花哨的外表,也没有非常高档的内饰用料,更没有很多高科技豪华配置,但它们总是拥有出色的实用性;大概,性价比便是斯柯达这一个看似没什么特色的品牌最大的特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