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这类环保、节能的汽车。在享受新能源车带来的便捷生活的车主们也需要面对保养问题。尤其是第一次保养,更是充满了各种陷阱。本文将为您揭秘新能源车第一次保养的五大误区,帮助车主们规避风险,做到心中有数。

新能源车保养陷阱介绍,第一次保养的五大误区,车主必看!

一、误区一:只需更换机油

许多车主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保养与燃油车并无太大差异,只需更换机油即可。实际上,这种想法存在很大的误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对保养要求较高,若保养不当,不仅会影响续航里程,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权威资料: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指出,新能源汽车的保养周期为5000公里或6个月,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二、误区二:电池保养无需重视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的续航里程。许多车主却忽略了电池的保养。事实上,电池保养是新能源汽车保养的重中之重。

权威资料:据国家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统计,电池衰减是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约占故障总数的40%。

三、误区三:随意选择维修保养店

新能源汽车的保养与维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一些车主为了节省费用,选择了一些不具备资质的维修保养店。这样的做法存在很大风险。

权威资料:据《中国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报告》显示,不具备资质的维修保养店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车主选择正规维修保养店。

四、误区四:过度保养

有些车主为了保险起见,选择过度保养。例如,频繁更换电池、电机等部件,这种做法不仅浪费金钱,还可能对车辆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权威资料:新能源汽车的保养周期一般为5000公里或6个月,过度保养不仅没有必要,还可能缩短车辆的使用寿命。

五、误区五:忽视轮胎保养

轮胎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磨损程度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许多车主在保养过程中忽略了轮胎的检查。

权威资料: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调查,轮胎故障是新能源汽车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车主定期检查轮胎,确保行车安全。

新能源汽车的保养并非像燃油车那样简单。车主们在第一次保养时,一定要避开以上五大误区,选择正规维修保养店,遵循保养周期,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只有这样,才能让新能源汽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