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豪华车到底能供应若何的驾乘体验,想必很多人都会对此感到好奇。
车上配备的功能越丰富,所供应的驾乘感想熏染也就越舒适。
对付这个级别的车型来说,肯定都利用了自家最顶尖的工艺水准,以是与其说是四款车之间的较劲,不如说是四个豪华品牌间的对决,废话不多说,让我们来一起感想熏染下它们迎面而来的尊贵气息。

前世今生造型设计车辆品质、舒适正在阅读性能测试敬请期待科技测试敬请期待空间比拟敬请期待视频讲授敬请期待

4款D级豪华轿车比拟 品格与舒适见乾坤

本次D级车横评,我们找来了4款热度较高的车型,它们分别是捷豹XJL、奥迪A8L、奔驰S级、宝马7系。

捷豹XJL 四驱尊享商务版

厂商辅导价(万元):106.80

本次比拟的XJL是该车系的顶配车型,XJL像一位浪漫的“英伦名流”。
泪滴式车身设计带来了出色的空气动力学表现,标志性J型白天行车灯与尾灯遥相呼应,动感锐利。

XJL配备了全LED大灯组,发光单元的布局与设计都很常规,都雅耐看。

奥迪 A8L 55TFSI quattro尊贵型

厂商辅导价(万元):122.48

本次测试的A8L是顶配版本,售价达到了122.48万元。
A8L算是D级车中设计最激进的车型,抛开原来的多余细节后,留下的只有简洁与粗暴。
硕大的中网险些霸占了整张前脸,散发出阵阵威严。

该车配备了奥迪看家的智能激光大灯,在亮度与照射掌握方面,比中配车型的LED矩阵大灯更加前辈。

厂商辅导价(万元):113.98

S450L是S级的中排量后驱版本,厂商辅导价为113.98万元。
作为D级车标杆,S级的外不雅观美仑美奂,“霸气”与“优雅”渗透进车身的每一处细节,墨绿色车漆更是带来了较高的转头率。

S级配备了几何多光束全LED大灯,84颗LED单元可以供应精准的照明,设计方面,象征“大队长”的三道杠日行灯非常抢镜。

宝马750Li xDrive M运动套装

厂商辅导价(万元):183.80

参加本次横评的750Li xDrive M运动套装是宝马7系的次顶配版本,183.80万元的售价也在四款车型中位列第一。
M运动套件升华了D级车的强大气场,打造出了沉稳而又不失落运动的外不雅观。

该车配备了智能激光大灯,个中近光灯与远光灯为激光光源,日行灯与转向灯为LED光源。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漆面测试,采集的数据越附近、数值越大,越能反响出该车喷漆水平的高低。
我们测试的部位包括前机盖、前翼子板、前车门、后车门、后翼子板、车尾门以及车顶。

测试部位的漆面厚度区间为136-198μm,整体的均匀值为151μm。
漆面的厚度较薄,喷涂的均匀性中规中矩。

测试部位的漆面厚度区间为136-176μm,整体的均匀值为151μm。
漆面的厚度较薄,喷涂较为均匀。

测试部位的漆面厚度区间为154-173μm,整体的均匀值为163μm。
漆面的厚度表现不错,喷涂的均匀性不错。

测试部位的漆面厚度区间为135-198μm,整体的均匀值为166μm。
漆面的厚度较高,喷涂的均匀性中规中矩。

排名车型漆面厚度均匀值(μm)1宝马 750Li xDrive M运动套装1662奔驰 S450L1633(并列)奥迪 A8L 55TFSI quattro尊贵型1513(并列)捷豹 XJL 四驱尊享商务版151

漆面测试小结:经由测试我们可以看出,4款车型的喷漆水准都很高,各部位之间的厚度十分靠近,侧面反响出车辆喷漆的均匀性。
如果非要选出胜者的话,那么7系的漆面均匀厚度最高。

接下来,我们对4款车的侧窗透光率进行了测试,包括紫外线(UV)、可见光(VL)以及红外线(IR)在穿过车窗时的透过率。
由于所采取的光学透过率丈量仪设计独特,导致我们测试时须要反向手持仪器。
为了便于大家阅读,以下图片均经由了180°旋转。

一样平常情形下,前排车窗对付紫外线的隔离比较好,可见光的透过率恰好相反,这样能担保驾驶员拥有清晰的视野。

后排车窗恰好与前排车窗相反,对付红外线隔离拥有较高的标准。
红外线透过率的数值越低效果越好,对付车内温度的掌握有一定的担保。

我们采取了相同的方法对这4款车进行了测试,身为豪华品牌,这4款车的表现较为出色,前后车窗对付各种光源的隔离做的十分到位。

前排侧窗透光率车型宝马 750LixDrive M运动套装奔驰S450L奥迪 A8L 55TFSIquattro尊贵型捷豹 XJL四驱尊享商务版紫外线(UV)0%50%0%0%可见光(VL)85%87%86%88%红外线(IR)21%25%30%27%后排侧窗透光率车型宝马 750LixDrive M运动套装奔驰S450L奥迪 A8L 55TFSIquattro尊贵型捷豹 XJL四驱尊享商务版紫外线(UV)0%48%0%0.2%可见光(VL)83%84%87%87%红外线(IR)21%24%30%29%

透光率测试小结:除了S级之外的三款车都能将前、后排紫外线完备隔绝,而7系的红外线阻挡率也很高,以是透光率环节依然是7系胜出。

接下来我们将用游标塞尺对4款车的车身缝隙进行丈量,包括前机盖与前翼子板之间、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车尾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并稽核两侧相同位置缝隙的宽度差值。
由于测试位置较多,我们将仅展示发动机舱盖与前翼子板之间的测试照片,完全测试结果将通过表格展示。

XJL的最大缝隙宽度差值来自于后翼子板与车尾门之间,为0.7mm。
个中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有胶条添补。

位置左侧缝隙(mm)右侧缝隙(mm)前机盖与前翼子板之间4.14.3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有胶条有胶条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3.52.9后翼子板与车尾门之间3.54.2

A8L的最大缝隙宽度差值来自于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为0.3mm。
个中前机盖与前翼子板之间、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均有胶条添补。

A8L车身缝隙宽度位置左侧缝隙(mm)右侧缝隙(mm)前机盖与前翼子板之间有胶条有胶条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有胶条有胶条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2.22.5后翼子板与车尾门之间3.03.2

S级的最大缝隙宽度差值来自于后翼子板与车尾门之间,为1.7mm。
个中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有胶条添补。

S级车身缝隙宽度位置左侧缝隙(mm)右侧缝隙(mm)前机盖与前翼子板之间3.53.4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有胶条有胶条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3.43.3后翼子板与车尾门之间3.24.9

7系的最大缝隙宽度差值来自于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为0.2mm。
个中前机盖与前翼子板之间、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均有胶条添补。

7系车身缝隙宽度位置左侧缝隙(mm)右侧缝隙(mm)前机盖与前翼子板之间有胶条有胶条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有胶条有胶条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3.23.4后翼子板与车尾门之间5.05.1

缝隙测试小结:参加测试4款车都将车身缝隙掌握在了很小的范围内,并且两侧同部位的缝隙差值也远低于预期。
个中7系的最大缝隙差值仅为0.2mm,再次得胜。

振动测试是品质类测试环节的末了一项,须要我们手持测振仪对4款车型的发动机怠速振动,以及发动机怠速下振动通报到车内的情形进行丈量。
在丈量发动机怠速振动时,我们将在发动机罩上选择5个采样点进行丈量,打算其均匀值作为终极结果。
而测试的项目为振动速率,单位为“mm/s”。

发动机怠速震撼

4款D级车发动机怠速震撼均匀速率排名排名车型发动机怠速震撼均匀速率(mm/s)1捷豹 XJL 四驱尊享商务版3.12宝马 750Li xDrive M运动套装5.123奥迪 A8L 55TFSI quattro尊贵型6.244奔驰 S450L7.94

中控台震撼

4款D级车中控台震撼均匀速率排名排名车型中控台震撼均匀速率(mm/s)1(并列)宝马 750Li xDrive M运动套装01(并列)奔驰 S450L01(并列)奥迪 A8L 55TFSI quattro尊贵型01(并列)捷豹 XJL 四驱尊享商务版0

振动测试小结:不出猜想,4款车型的车内震撼速率都掌握在了0mm/s,而从发动机震撼来看,XJL的均匀震撼速率仅为3.1mm/s,赛过三位对手。

各项测试第一名漆面均匀厚度第一名宝马 7系均匀厚度:166μm前排侧窗红/紫外线阻挡第一名宝马 7系红/紫外线透光率:21%/0%后排侧窗红/紫外线阻挡第一名宝马 7系红/紫外线透光率:21%/0%同部位两侧缝隙差异掌握第一名宝马 7系两侧缝隙最大差值:0.2mm震撼掌握第一名捷豹 XJL发动机怠速均匀震撼速率:3.1mm/s怠速时中控台震撼速率:0mm/s

在隔音测试环节,我们会关闭车辆的所有门窗,并让发动机以及空调压缩机处于关闭状态。
再通过车外的人工噪音源与车内的噪音测试仪,测出4款车的隔音降噪水平。
其余,我们还会丈量车辆在60km/h以及80km/h时速状态下的车内噪音大小。

在车外按响气喇叭的瞬间,测试仪采集到的噪音值为101.6dB。
与此同时,我们在S级车内测得的噪音值为64.2dB,过滤掉了36.8%的噪音。

当车辆以60km/h、80km/h匀速行驶时,车内测得的噪音值分别为55.3dB和64.9dB。

我们根据同样的测试方法对这4款车分别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每款车所得出的数据相差无几,详细数值如下表所示。

车型噪音减少量(dB)排名宝马750Li xDrive M运动套装38.11奔驰S450L37.42奥迪 A8L 55TFSI quattro尊贵型36.33捷豹XJL 四驱尊享商务版35.544款D级轿车以60km/h时速行驶时车内噪音排名车型测试噪音值(dB)排名奔驰 S450L55.31奥迪 A8L 55TFSI quattro尊贵型59.12捷豹 XJL 四驱尊享商务版61.43宝马 750Li xDrive M运动套装61.744款D级轿车以80km/h时速行驶时车内噪音排名车型测试噪音值(dB)排名奥迪 A8L 55TFSI quattro尊贵型61.41捷豹 XJL 四驱尊享商务版62.22奔驰 S450L64.93宝马 750Li xDrive M运动套装66.24

隔音测试小结:在静态隔音测试中,7系凭借38.1dB的噪音减少量排名第一,S级和A8L分列二、三位,但总体上4款车型的表现均十分精良,差别不大。
在动态噪音的方面,S级和A8L表现突出,而XJL在60km/h与80km/h的时速下,车内噪音值仅相差0.8dB,静音性能同样不俗。
7系由于利用防爆胎,在胎噪方面有些亏损,以是运动中的噪音会略高于其他三款车型,但也完备在可接管的范围之内。

随着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逐渐的开始关注空气质量的情形。
下面我们对4款车的内部空气质量进行了测试,个中包括了甲醛和PM2.5这两项。

首先,我们对当天的外界空气质量进行丈量,测试仪显示车外空气的PM2.5浓度为37μg/m^3,甲醛浓度为0mg/m^3。

将测试仪放进车内,开启空调并以内循环模式运行10分钟后,参与测试的车型在PM2.5的数值上较刚进入车内时有着明显的降落。

空气净化测试小结:在这4款车中,7系对PM2.5的过滤能力最为精良。
此外在车内的甲醛浓度方面,XJL的甲醛浓度为0mg/m^3,给人们带来的侵害最少。

注:PM2.5的浓度与气温的高低和风力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影响。
由于测试当天室外有风,对PM2.5的浓度有所稀释。
上图中室外的PM2.5浓度低于车内,属于正常情形。
实际车内测试结果较未开空调时有一定程度的降落。

豪华车在车内饰上的用料和做工十分讲究,软性材料的利用让车辆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得到一定的担保。
下面我们就用邵氏硬度计来丈量一下这几辆车车内随意马虎触碰到的部位,看看它们的软硬程度有何差异。
(测得数据越小,代表测试部位越软)

XJL的门板上所能触及的地方均采取了软性材质,数值大概在30-40HA之间,表现值得肯定。

中控台与中心扶手的硬度数值完备相同,能做到一样的软硬度值得夸奖。

A8L的门板采取翻毛皮的设计,优柔程度较为精良,肘部位置仅有33HA,提升了利用时的感想熏染。

中控台与中心扶手的硬度数值较为靠近,在用料和做工方面达到了统一的标准。

S级的门板十分优柔,26.5HA的数值很直不雅观的反应出该车对付乘坐舒适性的重视程度。

中控台的硬度与门板处基本相同,用料方面十分讲究。
中心扶手略硬于中控台,兼顾优柔的同时供应了一定的支撑性。

7系的门板采取了白黑的配色,结合木纹装饰板更显豪华感。
手肘所能触及的地方均采取了软性材质。

仪表台的硬度小于中心扶手,反响了中控台用料的踏实。

内饰材质测试小结:这4款车在用料方面值得肯定,S级从各个方面供应了优柔且舒适的内饰触感,比较之下,7系的门板相对较硬,不过对付这个级别的车型来说,52.5HA的门板数值还是相对硬了一些。

作为一款豪华型轿车,车内的配置极其丰富,对付乘坐感想熏染的好坏肯定是购车人首先考虑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4款车都有哪些亮点配置。

XJL车上配备的是MERIDIAN(英国之宝)音响,强调奢侈、崇高的理念恰好与捷豹相契合。
音质较为自然,中低音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

后排的中心扶手箱内配有遥控器,造型小巧且精细,操作起来也十分的便捷。
HDMI接口和USB接口与前方的屏幕相连,办公和娱乐两不误。

前排座椅背部配有触控屏,分辨率和功能让人满意,结合遥控器的利用,更显便捷。

A8L配备了Bang & Olufsen品牌音响,整体设计和配色与车辆的内饰风格相得益彰,银色的饰条提升了精细度。

位于前排座椅背后的显示屏可拆卸,内部集成了多媒体与车辆信息等功能。
界面的设计较为商务,质感和手感同样值得肯定。

后排的中心扶手内有乾坤,里面配备了手机无线充电功能,而在它的下面,还隐蔽着两个折叠桌板,方便后排两位搭客同时办公的需求。

S级搭载了Burmester柏林之声的音响,全车配备的12喇叭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视听感想熏染。
合营多碟CD的播放,让路途不再呆板乏味。

后排的空调出风口采取手动调节的办法,能够对温度进行分区调节,并且配备了花粉过滤功能。

舒适与安谧是奔驰S级所追求的,后排并没有太多花哨的配置,不过在中心扶手内部配备了手机无线充电功能。

7系车上采取了Bowers&Wilkins品牌音响,并且配备了8喇叭以上的扬声器,营造出音乐厅似的视听体验。

全体后排环绕“老板椅”所设计,结合了办公与娱乐于一体。
中心扶手上的屏幕可掌握多媒体、空调以及座位等方面调节,而前方的屏幕紧张卖力娱乐功能。

7系的后排座椅采取电动调节的办法,座椅的移动和靠背角度变革多样,总能找到一个适宜自己的坐姿。
头枕比较优柔,在车上小憩完备没有问题。

编辑点评:通过所有测试环节的结果来看,我们会创造输赢并不主要,由于这4款车都展现出了各自的实力,对得起它们的旗舰定位。
它们在用料、做工与舒适度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而后续关于这四位选手,还会有性能、空间等多方面的较劲,尽请期待吧!

(图/文:和雨韬、李嵘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