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大众ID系列的第三款车型,也是大众目前最便宜的新能源车型,同时也是大众尺寸最小的新能源车型ID.3正式上市了,新车售价:15.988万元--17.388万元。

电动化时代你还准备花16万元买最小众的ID3吗

有媒体把它形容为“电动版高尔夫”,并不仅仅由于两款车体型附近,更是期待ID.3能延续高尔夫的经典与光彩,在市场上得到真正的认可。
参考欧洲本土售价,大众的定价确实没多少水分,乃至比国外价格更低。
但放在海内,这个价格并不算亲民。

十六七万元的价格,小鹏P5,埃安s都是不错的轿车之选,SUV的选择空间就更多。
但像ID.3这样,精确定位为机动的两厢小车,除了价格比它便宜4万元的比亚迪海豚之外,确实不多见。
那么,这款目前没有直接竞争对手的ID.3,能否像高尔夫一样,成为一款经典的大众化车型呢?

16万元的小型车,还有多少市场空间?

并不是笔者对ID.3带着有色眼镜,而是从全体市场表现来看,小型车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空间不敷”是小型车迈不过的坎儿。
纵然再强调灵巧,再强调格调,或者品牌代价,也没法拯救大部分人对它的负面印象。
哪怕是mini,或者smart这种备受小资追捧的车型,也难逃销量凋零的命运。

车长4.261米的ID.3和大众高尔夫确实数据附近,被称为“电动版高尔夫”也确实没有瞎说,但笔者还是要公道地说一句,ID.3虽然空间并不出彩,但最少是好于高尔夫的。

由于,ID.3源自大众MEB纯电平台而打造。
比较燃油车,它的前悬和后悬都更短小,发动机舱和后备箱被压缩,而有限的空间被更多地给到内部乘坐舱。
而从轴距来看,ID.3已经靠近大众途不雅观L,达到2765mm。
因此,ID.3的后排空间并不能举措看成短板。
当然,ID.3车宽只有1809mm,假如后排想坐下三个人,还是相称急急的。

而很多人在看到大众ID.3的第一眼,就可能把它否掉了。
毕竟花16万元买车,车身如此之小,除非对VW品牌有着超乎凡人的执念,根本不会给它机会来展示后排空间。
这也是笔者不看好ID.3的最主要缘故原由。

颜值有科技范儿

颜值即正义,但很少有设计师能准确拿捏消费者的喜好。
毕竟设计这东西见仁见智,而大众给出的办理方案便是套娃。
而在新能源车型上,同样采取这种最为保险的设计办法。
在笔者看来,ID.3的设计并不是特殊惊艳,但也说不上丑,属于长相很安全的那种。

贯穿式的灯带以及扁平化的LOGO,表示了与之前大众所推出过的“油改电”车型的不同。
20寸轮毂以及低扁平比的轮胎,视觉冲击力很强,同时轮胎还有自修复技能,在扎钉破损时也能让车辆连续安全的行驶,免去了改换备胎的麻烦。

车内设计凸显了欧式简洁的风格,中控台上部分覆盖乳白色材料,这种配色非常少见,在炎酷暑季,能更好地降落太阳的热辐射。
不过,作为定位最低的车型,ID.3相较于ID.4 和 ID.6的细节和用料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低落。

中控台上配备全液晶仪表盘和悬浮式显示屏来强调科技感,ID.3的这套车机系统透亮、干净,去繁化简,支持Carplay和Carlife,可将手机投到中控屏上。
同时,语音掌握导航、多媒体、电话等也可以很好地实现。

实在,在国产品牌之中,车机体验都不用多说了,但对付合伙品牌来说,ID.3的这种体验感已经是极大的进步。
当然,ID.3还有一些小bug须要办理,比如AR—HUD,目前只能在利用车机自身导航时才会显示。

加速平顺,续航够用

ID.3拥有ID系列目前最轻的车身重量,合营最大功率125kW,最大扭矩为310N·m,后置后驱的电机,拥有超越多数同价位燃油车的驾驶体验。
特殊是电动车加速过程的丝滑平顺,是双离合变速器永久无法企及的高度。

ID.3作为MEB平台的首款车型,其精髓所在,便是拥有最短的前后悬,转弯半径最小,合营4.261米的短车身,能够在城市道路内的多数路口轻松掉头。
可以说,ID.3的驾驶体验保持了大众品牌调性:相应积极,驾驶机动。

续航方面,ID.3供应一款57.3kWh的三元锂电池,综合工况下的NEDC续航为430km。
相较而言,ID.3的续航并不高。
但大众也强调,ID.3的续航没有虚标,而是更为精准的标定。
这种实打实的做法,笔者是非常赞许的。
当然,实际表现如何,等后期笔者拿到试驾车,会为大家着重测试一番。

全文小结:

在燃油车时期,大众凭借发动机和变速箱方面的上风,所得到的驾驶质感是许多国产品牌可望不可及的。
而在电动车时期,这种鸿沟被彻底抹平,大家重新回到同一个起跑线。
大众的核心竞争力正在消退。
只能说,很光彩大众反应还算快,最少比其它国际品牌更快速地拥抱电动化,为它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从ID系列的推出,我们也看得出大众对付电动化时期的新思考,但改造每每是对旧有秩序的颠覆,放在大众自己身上,显然碰着的内部阻力比新势力来得更大,比如大众“套娃造车”思维依然存在,但市场已经不再是按尺寸来定义产品档次。
只有懂得需求,才能赢得市场。

在ID.3上,我们看不出它有何过人之处,从而帮助它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比如能瞬间变身双人床的灵巧空间,或者超大炫酷的中控屏幕,又或者加速超级迅猛,充电超级快速等等。
我们看到的还是那么“经典”的“高尔夫”。
但试问,这个时期有谁还须要这么小的车吗?或许销量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