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将车放在租赁公司经营,车辆出租数月后仍未归还,车辆GPS也没旗子暗记了,报警后才得知自己的爱车已被抵押在了浙江温州;破案一年后,仍未收到车辆赔偿款,几经辗转找到抵押当事人才知,赔偿款早已付给了租车公司;多次找租车公司追讨无果后起诉,官司是赢了,却不知找谁要钱。
“该想的办法我已经都想了,现在真的是已经筋疲力尽了,希望媒体帮帮我!
”7月26日,州城市民何某找到恩施,带着哭腔讲述了自己弯曲又尴尬的经历。
出租的车被租车人抵押
事情还得从2015年11月提及。当年,何某的一个同学见告他,自己的哥哥潘某开了一家租车公司,建议何某将新车放到自己哥哥那里赢利。
除了高下班须要用车,其他韶光自己用车很少,何某细算了一下,以为这个主张“划得来”,便把辛劳攒钱买的某品牌轿车放到了同学哥哥潘某开的位于州城黄泥坝的某汽车租赁公司,并签订了车辆加盟协议。双方约定,该车每月经营总收入所得实施二八开,即何某得80%,该汽车租赁公司收取20%的管理费。
刚开始的半年多韶光里,何某每月都能准期从潘某处拿到收益。
“你事先知道车租给了谁吗?”
“这个不知道。”
“那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车辆不见了的?”
“2016年七八月的一天,潘某溘然打电话给我,让我供应车辆干系证件和保险单等,称‘车可能不见了’。”
何某立即赶往潘某的店里,详细理解才知,当年5月30日,和潘某体系一租赁公司的另一家分店老板姚某由于店内车辆不足,向潘某调用了一辆车,而该车正是何某的那辆。
租车人刘某是姚某朋友先容的,因此只管租车韶光已过,姚某也没打电话敦促刘某还车。直到当年七八月,潘某他们溘然创造安装在该车上的GPS没了旗子暗记,方知事情不妙,决定报警。
经由当地警方的努力,何某的车辆终于有了着落,调查结果让何某哭笑不得:刘某擅自将何某的车开往浙江温州用作其他抵押,导致车辆丢失。
拿着法院讯断书却无处索赔
原以为车找到了,事情也就办理了,可何某切切没想到,这条索赔路他走了两年依然没有结果。
“案子破了后,我多次电话联系潘某和姚某,可一提到车辆的问题,两人均以各种情由拖延。”后经多方打听,何某找到了当时租车的刘某,问他到底什么时候能还车或赔钱。
车辆赔偿金早已给了姚某!
刘某的这一说法在后来他发给何某的一张《赔偿协议书》上得到了印证。
该协议书签订韶光为2016年12月30日,协议书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刘某给租赁公司一次性赔偿车价11万元整,并于2017年1月20日结清。该协议左下角盖的是该汽车租赁公司的章,具名的是姚某。
捧着这根“救命稻草”,何某后来多次找到姚某。刚开始,姚某见告他,钱已经被他用了,后面有了再给他。再后来,姚某就不接电话了。
2018年5月,追讨赔偿金一年多无果的何某一纸诉状将该汽车租赁公司告上法庭。
同年6月22日,恩施市法院经审理做出如下讯断:被告恩施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于本讯断生效后2日内支付原告何某鄂Q9起亚车辆赔偿款110000元、租金30720元,合计140720元;被告恩施某汽车租赁公司于本讯断生效后5日内到干系部门完成鄂Q9起亚车自2015年12月22日至2016年5月31日期间违章行为的处理。
审判当天,该汽车租赁公司未到庭参加诉讼。
事情到此就圆满办理了吗?不,更尴尬的还在后面。
拿着法院的讯断书,何某找到潘某,潘某称当时租车和后来的赔偿金都是姚某经手的。讯问姚某,姚某一贯不接电话。何某找到该汽车租赁总公司,却没能见到公法律人。
当日下午,在何某的指引下,恩施先后到该租赁公司的总公司和分公司,创造潘某的分公司已换成其他租车公司,而姚某和总公司的店面仍在正常业务。
眼巴巴地看着该店的招牌,何某很迷茫,他不知道,这条因租车引发的尴尬追讨路还要走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