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本是汽车的发源地,欧洲品牌来到中国推出的必是加长版车型,但是在欧洲本土的外来品牌却须要为欧洲推出小一号的中型车。
实在按照欧洲标准的中级车放在海内,就跟大一点的紧凑型车大小基本同等。
在欧洲小车横行天下,比如被称为无阶级轿车的紧凑型高尔夫,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蓝领工人不分贵贱可谓独霸江湖。
而奔驰、宝马、奥迪这样的豪华品牌在欧洲也会生产发卖紧凑型和小型车。

为什么欧洲的汽车都那么小

  古老文化的保留,让小车称霸江湖

  抛着花费不雅观念以及环保意识等不说,就客不雅观成分而言之以是小车独霸江湖也是由于交通环境的影响。
以罗马为例,在舆图上看罗马各种小路阡陌纵横,建筑更是鳞次栉比,可谓是“条条小路通罗马”。
众所周知罗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尽可能的保持了原貌,这里的建筑不能轻易改动,街道更是保持了中世纪的格局,Smart身长只有2.7米,在这样一座拥挤的城市无论是行驶还是停车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以是才成为罗马人的最爱,因此也成了Smart最大的发卖市场。

  而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大多数城市也都是历史悠久,许许多多古老的街道以及老建筑,大街反而也变得狭隘了,走在这样的街道自然可以体会到那种悠久历史文化带给人的震荡,但是对付汽车而言除了宠爱小车也别无他法了。

  欧洲人对后座的需求很小

  在欧洲,汽车的遍及率极高,主流国家每千人汽车遍及率在600以上,全体欧盟2014年的均匀千人遍及率是498。
只管我国近几年销量打着翻儿地往上涨,但是根据2015年的统计均匀千人遍及率也不过90,在美国和西欧国家1950年千人汽车遍及率就已经达到了300,可以说我国现在汽车遍及率不过是这些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前的水平。

  综上所述,这也意味着在欧洲爷爷辈的就已经遍及了汽车,一样平常家庭基本每个人都会有一台车,以是对后座的需求并不大。
也便是说在欧洲家庭一样平常都是一人一车,周末百口出行可以开旅行车、房车、皮卡等。

  路窄停车位更小

  在欧洲,德国的路况是比较好的,但是除了东德,连双向四车道都是很少见的,国道大都是双向两车道,5.5米宽,稍好点的6米宽,这样的宽度两台大车会车难度很大。
欧洲的高速双向八车道也很少,乃至一部分高速都是双向两车道的。

  在欧洲,4.8米以上算是大车,5米以上在狭窄的路上拐来拐去很未便利,而大多数停车场的车位也都是为5米以下车的设计。
撤除公用的停车场不说,就算是私家的车库也很小,且很多住宅的车库都是升举车库,几台车摞起来,对车辆的长度、高度以及重量和形状都有哀求。
如果有机会到了欧洲的一些国家,你会创造车库都会详细解释车的尺寸,乃至还会规定车头的长度、靠近角、拜别角、纵向通过等。

  消费不雅观念不同

  在欧洲是一个非常看重个人环保和空间占用的地方,消费不雅观念也更成熟,车辆对欧洲人而言便是代步工具,当地家庭很多不止一辆车,也会有几个孩子,但是他们很多人会把买一辆车的钱用来买两辆,这样更方便家庭成员出行。
欧洲人很看重生活质量,买小车经济实惠,环保,购买的成本相对更低,节省下来的钱可以用在更主要的地方,比如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