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一种范例装法
图2一个热爱车顶框的车主的改装
图3一种范例的装法,车顶框装在横杆上,横杆装在纵杆上
图4一种范例的装法,全景天窗被横杆挡住,无法开启
图5一种范例装法,夹持连接不稳定,易异响
图6一种范例装法,构造外露部位多,不屈安
由于传统的车顶框安装存在的问题,我一贯在寻求一种合理的安装构件,设计了多种方案,末了优选、打消须要打孔、依赖于改造车顶纵杆或车顶构造、车顶框构造的方案和部件,试制并试验了一种全新的连接方案。
图7新方案设计草图
图8新方案打算机仿照图
图9新方案样品手工试制,选择的不锈钢材料
图10手工试制,一个半成品
图11新支架安装的外不雅观效果
图12新支架安装的外不雅观效果
图13新支架安装的外不雅观效果
图14安装效果,取消了横杆,不挡天窗了
图15支架承载力及偏载试验
图16支架承载力及偏载试验
图17天窗开启的效果
图18天窗开合试验
图19用支架取代的部件,车框夹持件
图20新支架取代的部件,横杆及其夹持件
总结:
我采一种一体化免横杆支架,直接将车顶框主受力纵杆与车顶纵杆耦合、窂固地连接,实现将横杆的功能,以及横杆与纵杆的连接功能、横杆与车顶框的连接功能,能增加连接刚度,由于横杆件取消,减少了迎风面积,在理论上降落风阻,还办理了阻碍天窗开启的问题。减少连接构件,隐蔽螺栓防止钩挂物品。本连接的办法不需在车顶框上焊接连接支座等赞助构件,无需改动车顶框构造,连接大略、易于操作,形式都雅。
利用钢材制作成截面为方形的宽度略宽于车顶横杆和车顶框承重圆管的支撑构件的本体,上端依车顶框的承重圆管大小切割成相贯通的半圆卡槽,相对应的,下端切割相贯通的与车顶横杆截面同等的卡槽,由支撑构件本件上、下延伸出钢制带状绑带,分别环抱车顶框承重管上侧和车顶纵杆底部后于本体内侧会合,并用两只沉头内六角螺栓锁紧。这种办法特殊适宜手工制作,有一定动手能力的车友值得一试。
新方案奥妙利用短筒体构造支撑力大、带状构造抗拉强度高的力学特点,创造性地利用一个部件就实现车顶框纵向承重圆管与车顶纵杆之间短筒体支撑,卡槽构造防止支架翻转,带状构造捆绑锁紧和预紧,形成刚性连接,而无需二次在车顶框上焊接任何副耳、支撑件,也不在在车顶纵杆上进行打孔、改造等,每套车顶框利用4个本方案所述支架,即可取代车顶横杆2根、横杆夹持件4个、横杆与车顶框间的固定件4套。并办理了发明背景中所述的风阻大、异响、钩挂物体、承载力小、不能开天窗等全部问题。
后续:
我已经向国知局动员身明专利申请,目前处于公布状态,另同日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已经授权下证
如有兴趣可以联系我,我也会后续在线公开拓明专利的申请状态,敬请关注